就在上周,2021年全国两会已顺利闭幕。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提案议案,国计民生的大事小事都经过了热烈的探讨。而中国航天的相关话题,也是今年两会热议的一大方向。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宜品奶粉说航天,今天我们来看一看,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代表委员们所透露的关于未来的中国航天相关信息吧。
运载火箭方面:发射次数再创新高 重型火箭推进研发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表示: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2021年的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次,即将再次突破记录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党委书记刘志让表示: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们要进一步推进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。我认为,“十四五”期间会取得阶段性的具有展示力的成果。
人造地球卫星方面:组建国网公司 6G技术提上日程
全国政协委员包为民院士表示:中国计划组建成立“国网”公司,专门负责统筹空间互联网建设的规划与运营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农工党中央副主席、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杨震指出:根据通信技术方面的发展规律,应用一代,预研一代,科技界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6G移动通信技术,按照10年一代测算,预计2030年左右可以商用。
载人航天方面:空间站完成建造 新航天员进入太空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: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,安排4次载人飞行任务,每次飞行乘组是3名航天员,他们将执行这个阶段的空间站技术验证、建造以及科学实验的任务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:今明两年,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预计实施11次发射任务,包括空间站核心舱、实验舱、载人飞船等,12名航天员将进入太空。青年人的飞行机会会更多,杨利伟希望更多青年人加入航天队伍,为我国迈进航天强国贡献力量。
深空探测方面: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商业航天逐步开放
全国政协委员包为民院士表示:为了后续任务的顺利,我们的“天问一号”到达火星后,还要对预选的着陆区,经过综合风险的分析,我们将于今年的5月到6月,择机着陆火星,开展后续的巡视探测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:进一步开放国家任务获取的数据,激励民资商业航天应用企业探索新的卫星应用领域,扩大纯民用的卫星应用市场;将载人航天领域对民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开放,推动太空旅游业的发展。
从运载火箭到深空探测,从空间站建设到商业航天,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。相信在下一个阶段,中国航天定能再次创造不朽的奇迹,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宜品奶粉,邀您共同见证新的历史时刻。
文章来源:综合腾讯新闻、人民日报、搜狐等
部分图片源自网络